close

 面對肥胖的真相:少吃多動不會瘦,「胖」這回事和你想得不一樣!

 

商品網址: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readgirl0001/products/0010548608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AMAZON、《紐約時報》暢銷書
  美國AMAZON眾多讀者親身試驗,成功減重大推薦!

  此生最後一次減肥前,你一定要看的一本書。

  少吃就會瘦嗎?多動就不會胖嗎?
  那為什麼有人大吃大喝照瘦不誤?有人連喝水都會發胖?
  計算卡路里無法戰勝肥胖,快向劃錯重點的減肥「常識」說bye bye!
  本書讓你不必挨餓,還能越吃越瘦!

  面對肥胖真相的第1步--搞清楚是什麼讓你胖!

  卡路里高的食物一定跳過?錯!
  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也跳過?錯!
  標榜「低脂」、「高纖」、「低卡」的食物一定沒問題?錯!

  你真正該注意的,只有「碳水化合物」!

  多數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有幾次減肥的經驗。所有衛生機關與專業人士給我們的建議總是千篇一律:少吃多動、減少脂肪的攝取、避免高熱量食物……但即使確實執行以上戒律,甚至挨餓痛苦難耐,這些做法往往都只能得到短期的成果;一旦回復「正常」的三餐型態(例如,吃足所謂成年人每日必須攝取的2000卡熱量),多半就徹底復胖。

  這一切,究竟是為誰辛苦為誰忙呢?如果少吃多動真行得通——那為什麼很多人就算刻意少吃也照胖不誤?甚至有許多人除了控制飲食之外也定期運動(當然運動有其好處),為何卻不見體重明顯下降?

  卡路里算式,顯然就是無法解釋這一切。

  廣受稱譽的科普作家蓋瑞.陶布斯在前作——《紐約時報》暢銷書《好卡路里,壞卡路里》(Good Calories, Bad Calories)——中指出,現代人飲食過度攝取碳水化合物食品,才是造成肥胖的主因,與脂肪或卡路里無關。陶布斯無懈可擊的論證,馬上在學術界、媒體和書市深獲好評,並引發不少爭論。鑽研飲食健康的知名作家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即表示,《好卡路里,壞卡路里》是「非常重要的一本書,必定會改變我們看待食物的方式。」

  根據前作的研究成果,陶布斯於《面對肥胖的真相》再次探討肥胖議題,並提出更多新證。他指出卡路里算式帶來的莫大誤導,讓所有該減重的人都吃錯了食物,甚至平白挨餓;而科學界也過於忽視胰島素對人體脂肪組織的調節與控制。陶布斯更回答了長久以來的疑問——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比較瘦、有些人就是比較胖?關於體重,運動和基因到底扮演什麼角色?我們該吃哪些食物,又該避免攝取哪些食物?

  陶布斯融合肥胖議題的精華訊息,同時提出簡單可行的飲食建議。《面對肥胖的真相》正是瞭解肥胖議題的珍貴解答,也是我們每個人能據以對抗肥胖的實用指南。

作者簡介

蓋瑞.陶布斯Gary Taubes

  《科學》(Science)雜誌撰稿作者,其作品散見於《大西洋》(The Atlantic)、《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君子》(Esquire)、《全美最佳科學著作精選》(The Best of the Best American Science Writing,2010)等。並三度獲美國科學作家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ce Writers)頒發「科學社會新聞獎」(Science in Society Journalism Award),是唯一獲此殊榮的媒體工作者。現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公共衛生學院(Berkele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健康政策研究所(Health Policy Research)的羅伯特.伍德.強森基金會(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擔任研究員。現居奧克蘭(Oakland)。

譯者簡介

陳重亨

  淡江大學國貿系畢業,曾任《財訊快報》、《經濟日報》編譯,譯作散見於財信、皇冠、時報、遠流、臉譜等出版公司。譯有《自食惡果:歐債風暴與新第三世界之旅》、《Google總部大揭密》、《金錢實驗室的人性考驗》、《原物料投資一本通》、《我們相信聯準會》、《彼得林區征服股海》、《彼得林區選股戰略》、《投資心理學》等書(以上皆由財信出版)。

商品訊息簡述:

之前已經說過,我們用這種方式來思考發胖的原因,絕對不是現在才提出的。事實上這些想法可追溯至1908年,德國內科醫生古斯塔夫.馮柏格曼提出「肥胖傾向」(lipophilia)一詞,用以解釋為什麼不同身體部位的脂肪囤積狀況明顯不同(現今德國內科學會〔German Society of Internal Medicine〕頒授的最高榮譽獎項之一,即是在紀念馮柏格曼)。基本上,我在這書所談的,大都只是把馮柏格曼的想法重新提出,再利用最新的科學研究加以擴充。

馮柏格曼對肥胖的處理直截了當:他認為這是脂肪囤積過剩的失調,因此開始探查身體脂肪組織的調控機能。他的觀察——有許多我之前就談過——所得到的結論是,人體中某些組織明顯「親脂」(lipophilic),因此非常喜愛囤積脂肪;而另一些組織則否。關於這樣的特性,據他指出,不但不同的組織表現不一樣,甚至個人的狀況也屢有不同。正如我們身體中某些部位比較會長毛髮,有些部位則沒有;而某些人天生毛髮茂盛,有些人卻比較稀疏。脂肪方面的表現也是一樣,有些部位比較容易囤積脂肪,而有些人就會比較胖(因為他們的身體較容易囤積脂肪)。有的人天生就很容易發胖,似乎毫無辦法抑制這種傾向。另外有些人的體質不易囤積脂肪,儘管想盡辦法還是胖不起來。

在1920年代後期,維也納大學的尤里烏斯.鮑爾接受了馮柏格曼的「親脂」推論並大為提倡。鮑爾是臨床醫學界應用遺傳和內分泌的先驅,當時這方面的研究都還在起步階段,那時的醫生鮮少能想像基因如何賦予人體一生的特質和疾病傾向。跟他同時代的專家比起來,鮑爾對基因與疾病之間的關係瞭解更多,因此他付出相當多的努力,希望美國醫界都能明白路易士.紐保的「不正常食欲」假設是錯誤的。

紐保認為基因如果有任何作用的話(他很懷疑會有),也只是帶給肥胖者難以抑制的食欲;而鮑爾則解釋道,基因造成肥胖的唯一合理方式,就是直接影響脂肪組織的調控機能,它們的調控機能傾向於「親脂」,因此這項調控機制會決定「控制進食和熱量消耗的整體感覺。」

鮑爾認為肥胖時的脂肪組織就像惡性腫瘤一樣,兩者都有一套自行其是的發展程序。腫瘤受某種機制所誘發而增長、擴散,跟宿主吃多吃少、運不運動沒什麼關係。而那些容易發胖的人,其脂肪組織也是受到某種機制的調控而增長、擴張,就跟腫瘤一樣,它不管身體其他組織會有什麼反應,只想達成自己的目標。「就算是(整個身體)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況下,那些不正常的親脂組織也會霸佔食物,」鮑爾在1929年寫道:「它會獨立於整個身體機能的要求,而獨自維持(脂肪)存量。就像陷入無政府的狀態,脂肪組織自行其是,不跟整個身體的管理機能相互配合。」

到1930年代末期,馮柏格曼和鮑爾的「親脂」假說在歐洲「大略已被完全接受」,於美國的影響力也逐漸增長中,梅約診所的羅素.懷爾德在1938年寫道:「這個概念值得留心注意。」

但是在之後的十年內,它卻銷聲匿跡。那些歐洲的醫生和研究專家就算沒死在二戰中或逃離歐陸(鮑爾即於1938年逃離歐陸),也都有比肥胖更緊迫的問題要處理。而美國新一代的醫生和營養學家迅速填補這個學術上的真空,但他們都服膺紐保的「不正常食欲」邏輯,或許是因為這套說法正好符合他們先入為主的偏見,把肥胖當作貪吃和懶散的懲罰。

戰後醫學界瀰漫著反德情緒,雖然可以理解,但這對於肥胖研究當然不會有任何好處。戰後美國主要機構在肥胖相關的研究論文中,對待戰前的德國醫學文獻就好像從沒這回事一樣。儘管德國人和奧地利人在營養、代謝、內分泌和遺傳學上的諸多發現,都是跟肥胖問題息息相關的領域,卻大都被美國研究者忽視了。到了心理學家在1960年代接掌牛耳,肥胖至此正式成為一種飲食失調——也就是「性格缺陷」的委婉說法——再也沒人提醒當局得注意脂肪組織的調控機制。

以上摘自第10章〈「肥胖傾向」的陳年題外話〉

 面對肥胖的真相:少吃多動不會瘦,「胖」這回事和你想得不一樣!

商品網址: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readgirl0001/products/00105486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eadgirl0016 的頭像
    readgirl0016

    學習媽咪的小天地

    readgirl0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